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中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從歷史開始來看,每一次疫情的發生,都會引發一場大規模的大規模復興!
那么,2021年的機會在哪里?
結合了時代趨勢和案例,給大家提出10個意見!
第一:擺脫重資產,改做輕資產
從2021年開始,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個邏輯:
未來重資產是央企/國企成功事,企業只適合做輕資產的事。
即將到來的企業/國企賺的是“升資產值”的錢,而民企賺的是“辛苦運營”的錢。
千萬不要再一次做重資產的一次,整個社會每次出現,最先受到沖擊的就是重資產。
不要在貪財圖升值的那部分錢,靠自己能力去掙錢。
這樣無論生起什么變化,你都可以隨時抽身離開。
第二:擺脫漫長戰,改打游擊戰
變化多端,各種沖擊不可預測的未來,突如其來的事會變成一種常態,所以所有的長期規矩化幾乎都無濟于事。
2021年,大家要記住一個原則: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適合長期主義。
只有將才能創造出那些知識,才能隨時可能出那些資源的大公司/大公司/大公司才可以做大的或者大的人。
而作為普通的個體,當你自認為有能力和強大的個性的,只能做各種短/平/快的事情。同時還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仍然可以打游擊戰,要辛苦了。
第三:放棄實體產品,改做虛擬服務
在當今這個時代,大眾需要的各種實體商品,各種虛擬虛擬產品(情緒社交)。
首先,產品快速普及,消費者比價太少,可能會多擠擠壓,未來的可能性會無限。而虛擬產品的邊緣很快就到了,現在情況且其邊際成本為0。
但同時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空虛/焦躁不安,再加上信息繭房和營養品的。配合不過,我們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襪子很容易刺激到消費者的情緒味蕾,讓消費者非理性消費,獲取大量收益。
希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勒在《非理性》一本書這樣的市場說:“情緒”,而不是價值。因為大眾是非理性的,制造情緒在大眾中共同存在傳染,會使市場迅速走向青春。
第四:擺脫傳統獲客,改做線上獲客
傳統獲贈,就是我們通過電話/投廣告/線下接送/各種方式去開拓客戶,等方式第一會到達高,第二效果會到達。
▲線上獲客,就是利用抖音/頭條等各種平臺去生產相關的內容,吸引目標客戶的關注,從而成為你的粉絲,然后再成為你的客戶。
一個是靠資源獲客,購買流量;一個是靠資源獲客,制造流量。
付費購買流量,流量必然會越來越高,最后會出現擠壓高峰。
未來我們必須學會用內容獲客,這也是價值獲客,這才是未來獲客的主流方式。
第五:放棄單身公司,改做超級個體
創業者的邏輯變了,之前的創業者是已經存在的模式,就這樣講述了一個團隊,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這種已經屬于重資產創業了。
未來的創業者一定是先自己親手去干,然后干成一個小雛形,然后再根據業務和需要去加人,包括人合伙,要努力先成為一個超級個體。
之前是先有公司再有業務,未來是先有業務再有公司。
第六:放棄的收獲,改收會費
由于產品的收益會減少,所以我們還不如自己擺脫這個結果,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
我們可以把前端的產品免費,吸引流量,然后再做湊的強服務,收取會員費,設置一個入口的,把利潤后延。
比如你是一家書店,書你就免費送出去,然后做讀書會,請大家一起學習收會員費。現在很多4S店賣車也已經不賺錢了,都是靠養家糊口的;很多美容店的產品也都是免費送了,但是你要成為他們的會員才行。
這實際上也叫“利潤后延”,現在很多價值都在后延,比如從人性角度下降,詞叫“延遲延遲”,也是同樣的邏輯。
常言道:做產品不如做服務,做服務不如做會員。
未來最值錢的不是產品,不是資源,消費數據,什么是消費數據?比如用戶信息,會員數量,粉絲等等。誰掌握了大量消費數據,誰掌握了主動權。
第七:逃避員工,改招合伙人
現有的雇傭制已經完全不適合當前的雇傭了,唯有利用大型社會人制度才能有效地解除雇傭關系。
更重要的是今天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說每個人的計算和兌現每個人創造的價值了,生產力的發展解放了生產關系。
不要再給你自己包括你的員工設置任何框定,不要再打卡/寫日常,不要績效不解決,一切都只能以結果為考量。
一些少發工資,員工都變成合伙人,甚至你的客戶也可以進入你的合伙人,可以把自己的提成制度/安排制度/分包制度,不要再養人,不要再管人,輕車再上路吧。
第八:放棄管理,改做賦能。
現在凡是張口還在提“管理”的人,說明都已經不懂管理了。
這已經不是那個誰需要被誰管的時代了,管理是往下壓,賦能是往上托,這是兩種不同的生產關系。
所有現在的管理經驗都統統失效,這是一個需要激發/賦能的時代。能的關鍵在于保持個體的獨立性,只需要獨特的給他們提供能力,提供平臺。
給目標,但不要給績效;可以關心過程,但不要關心過程;可以有利地捆綁。
各位各盡其才,各取所需,不要再互相接觸,保持距離,互相陪伴,互相配合。
第九:擺脫裝逼,改做真實
我家附近有一條金街,上面有很多美食餐廳,觀察了三年之后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凡是裝逼的餐廳都快要倒閉了。
為什么現在直播那么火?
為賣貨,傳統網店靠的是P圖能力,而直播是全方位/實時的展示產品;
對于創作來說,傳統節目靠的是不是美化,而直播是真實的/互動的跟大家交流。
從現在開始,一切裝逼的產品/作品/公司都倒下,大家都必須真心,是陪伴,是對等。
第十:放棄行動,改做價值主體
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穩定的工作,真正的就是你到哪里有飯吃。在大時代,有主動的自己的命,有坐等被別人革命。雞蛋從里面打破是重生,從外面打破就是破裂。
未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都是一個價值主體,你必須盡快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最獨特的點,早點找到自己的價值,一步步行動的早日成功。
2021年確實會更難。
但是,危機,有危也有機。
大破必有大立,大蕭條的同時也代表萬物的重生。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不是起點,可能會拐點。
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生,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可能發生的時代拐點!
萬物皆有地方,那是光消失的地方。
一個企業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重點投資時代已經很受歡迎,確實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伙計難擱。
得合伙人,得天下!
萬科總裁郁亮說,雇傭時代已經過去
合伙人時代已經到來!
你的公司是否天天上演三國演義,員工不聽話可以讓他轉鋪蓋走人,股東不合怎么辦?
華為,為什么能從4百萬發展為100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500強?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合伙人模式,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韓都衣舍,2008年實行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10年在互聯網服裝品牌排名第一名,業績突破200億。
旭輝地產,2012年實行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6年業績保持70%增長,成為地產行業超級黑馬。
碧桂園,2014年實行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為中國房地產第一名,業績突破5000億。
合伙人時代:以華為,阿里,碧桂園,旭輝地產,海爾,韓都衣舍,愛爾眼科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紛紛引入“利益共享”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紛紛引進合伙人管理模式,培養核心人才,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命運共同體!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或者時代已經選擇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權,實際上埋下地雷!
【誤區一】按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
在過去,如果公司啟動資金是100萬,出資70萬的股東甚至不參與創業,占股70%是常識;在現在,只出錢不干活的股東“掏大錢,占小股”已經成為常識。在過去,股東分派的核心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錢”是最大變量。在現在,“人”是分配分配的最大變量。
【誤區二】平分股權:
據調查,企業股權結構易產生糾紛的3大事實: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1 / 3、1 / 3、1 / 3的占12%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50%,50%的占17%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40%,30%,30%的占16%
分類,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資5萬,持有公司30%股權。干滿6個月就由于與團隊不和主動離職了,或由于不勝任,健康原因或家庭變故等被動離職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權,失去市場機會!15年前,馬云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云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范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
2,解放老板,業績倍增;
3,平衡股東關系,功臣退出機制;
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板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板有投票否決權;
4、20%爭議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
4.瀝青挖墻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失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控制:馬云持股4.2%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企業不大,智慧不夠
只要你公司有兩個以上的合伙人,
就會涉及到股權機制分配設計的問題:
只要你公司有員工,高管,
就會涉及到股權激勵的問題:
只要你公司后期有項目需要運作,上市,
就會涉及到股權投融資的問題…
然而……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于將一輩子的聰明都耗費在戰術上。當你抬頭一看,卻發現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業己經衰落,戰略大方向也錯了。為解決中小微企業人才管理,人才流失等問題。
而幫助企業老板忙碌,有心而無力學習。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家朋友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少走彎路,傳授企業新思維與新方法,讓企業永遠前行!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WFHG)專注于輔導企業上市,為企業定制專業上市輔導以及上市后的市值管理和資產并購等方案,集團由眾多資本運作專家組成,創始團隊有20多年的輔導上市、并購重組、資本運作經驗。提供上市的整套服務(上市、轉板、投融資、資源整合、并購重組)。
同時世界金融控股集團、上海控本資本可利用獨特的IAPO運作,幫助企業快速融資上市,逐步成為國際性知名上市公司,上市方式包括(直接上市,IPO,SPAC造殼上市,以及APO)等多重上市模式,為企業匹配最適合的方式,同時給予企業帶來更加強有力的后盾支持,利用知識產權技術出資,做成公司資產,進行股權實繳,增加每股凈值。先在國內快速融資,同時針對企業的狀況需求,在最佳時機到國內主板、科創板、納斯達克、紐交所、香港,等地方上市,可讓企業實現多地上市。再以上市公司的地位,整合并購及后續融資,把企業做大做強。
來源 :綜合網絡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
? 免責聲明:本平臺內容部分來源于網絡,信息僅供參考,本平臺不承擔責任。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