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評估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但卻因不符合“科創板知識產權審核要求,從而無緣上市”。那作為企業,應如何跨過知識產權這道“門檻”,成功上市呢?那就必須要明確科創板制度對知識產權的相應要求。
知識產權是科創板上市的“硬指標”,主要有如下特征:
重視知識產權體現的技術先進程度:科創板制度要求,要求將能顯著體現技術創作性的知識產權作為評價科創屬性的指標。而且科創板上市對知識產權的技術先進性評價十分嚴謹,比如說:不僅要考慮專利技術的行業貢獻、與相關行業技術水平的對比、對企業主營業務或服務的貢獻,還要結合技術是否自主研發、知識產權數量和布局情況。以及核心研發人員等。
強調知識產權與主營業務的直接相關性:想要科創板上市,不僅要有知識產權數量的要求,同時還得與主營業務有直接相關性。
如果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與主營業務或核心技術非直接相關,或者雖直接相關但沒有形成主營業務收入,那么將都不被認可。
“青睞”自主創新獲得知識產權:科創上市的評價更傾向于鼓勵自主研發取得知識產權,在《高新指引》中有說到:自主研發知識產權賦分值1-6分。其實這源于科創板旨在借助資本市場扶持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助力關鍵核心技術能力提升的初衷。
嚴格要求知識產權風險管控:知識產權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入門”資格,除了對知識產權有明確的要求外,還要求企業無知識產權重大權屬糾紛。
除此之外,相關知識產權的權利效力、權利行使以及產業化等風險均被納入風險因素信息披露義務內容予以審查。所以不僅要求企業知識產權穩定,也要求企業建立并有效運行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機制等。
企業想要科創板上市,那就必須要明白知識產權才是科創板上市的“硬指標”。在了解硬指標有哪些特征后,就要在這些“硬指標”上多下功夫。下期會為大家講解“如何跨越知識產權這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