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納斯達克市場簡介
(一)概述
納斯達克(NASDAQ)是美國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其實就是美國的一個海外股票交易市場,創立于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納斯達克上市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被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接受并在該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樣可以幫助公司提升知名度、擴大業務、融資等。
目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分為三個層次: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 Global Market)、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和納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三個市場的上市公司數量呈“倒三角”結構。其中,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定位于服務中小型新興企業,上市標準較為寬松,放寬了對凈利潤的要求,重點關注公司營業收入、市值、現金流等指標。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還與全球市場、精選市場之間建立了方便靈活的轉移機制。當中小企業進入平穩發展并達到一定標準后,可以申請轉移到全球市場,如果同時滿足其他標準,可以繼續申請轉移到精選市場。(具體標準見后文)
對于那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來說,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上市標準較低,使得更多新興企業有機會通過公開市場融資,并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快速成長。當企業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穩定發展并達到一定規模后,還可以申請轉移到要求更高的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甚至是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
(二)納斯達克市場特點
納斯達克擁有自己的多做市商制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每一只股票都最少需要有兩個做市商為其進行報價,一些交易比較活躍或規模較大的股票需要40-45家做市商進行報價。
此外,納斯達克實行自律監管體制。該市場的監管機構由美國證監會(SEC)、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和納斯達克自身的管理機構組成。SEC與FINRA主要根據法律授權履行相關監管責任;市場內部的信息披露真實性、交易異常等行為的監管由納斯達克內部監管部門承擔。
發行情況方面,納斯達克是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上市融資的主要場所。自2019年IPO融資規模超過紐交所起,納斯達克已成為美國融資規模最大、融資項目最多的交易所。
市盈率方面,由于納斯達克主要為中小型企業服務,其市場的市盈率相對高于紐交所。截至2021年1月21日,納斯達克指數成分股的市盈率為42.46倍,大于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估值(37.51倍)和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股估值(37.23倍)。
交易量上,納斯達克的交易量低于紐交所,這也與其上市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的特點有關,其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弱。但是近年來其市場成交活躍度不斷增加,交易量與紐交所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上市費用方面,納斯達克的收費經濟合理。納斯達克發行股數在5000萬股以下的公司每年需繳納最高5.65萬美元的費用,而在紐交所繳納的費用最高可達12.5萬美元。
二、中國企業赴納斯達克上市案例
我們熟知的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英特爾(Intel)、戴爾(Dell)等高科技公司,以及京東、百度、網易等互聯網企業也都在納斯達克上市。2024年前8個月,共有38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累計募集資金約30.88億美元,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企業都選擇了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一)禾賽科技
作為自動駕駛及高級輔助駕駛(ADAS)激光雷達的領軍企業,禾賽科技在2023年2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到24億美元。IPO前,禾賽科技已經獲得了包括小米、美團、百度等知名機構的超過5億美元融資。上市后,禾賽科技的管理層保持了較高的持股比例和投票權,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二)百濟神州(Bei Gene)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其產品組合包括已獲批上市的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和抗PD-1單抗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等。2016年2月百濟神州在納斯達克首發上市,募集資金1.82億美元,市值7.2億美元。上市后公司進行了7輪股票發行,其中3次是在納斯達克公開增發,1次是向新基瑞士公司增發,1次在香港上市,1次向安進公司增發,1次向八名投資者發行股份,這7次發行又為公司募集了71.15億美元,加上首發的1.82億,公司募集72.97億美元(約510億元,不含上市前的融資和股權激勵)。
(三)理想汽車(LI Auto)
理想汽車是一家專注于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高科技新能源汽車的公司。2020年7月31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首日股價表現非常亮眼。發行價定為11.5美元/股,高于之前更新后招股書中8-10美元的定價區間。此次發行共籌集了10.925億美元,發行9500萬股。理想汽車的開盤價為15.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4.7%;收盤價則為16.4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3.13%。以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達到139.17億美元。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市場對理想汽車技術和產品的高度認可。
除了上述公司外,還有許多其他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涵蓋了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例如,一些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如百度、京東、拼多多等都在納斯達克上市,并且有不錯的表現。
三、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優勢:為什么很多國內公司選擇納斯達克上市?
(一)龐大的資本市場
納斯達克是世界上流通量最大的幾個市場之一,每天在美國市場上換手的股票中有超過半數的交易是在納斯達克上進行的。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具有極大的市值增長空間。納斯達克市場是全世界市盈率最高的市場之一,納斯達克高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為30-40倍,而香港、新加坡的平均市盈率僅僅是8-10倍。因此,在納斯達克能以更高的市盈率籌到更多的資金。
(二)上市后融資便利
美股對企業上市后的融資限制較少,上市后6個月便可開啟二次融資。這里匯集了全球的資金,市場體量巨大,交易活躍,可以承載超大規模的融資,只要企業的經營業績好,沒有融資次數的限制。
(三)上市后企業更具穩定性
開放的制度優勢。納斯達克市場共分為三個層次,企業只要符合標準便可升級到更高的市場,有點像國內新三板的基礎層、創新層、北交所,不同的是納斯達克每個層次都是主板,交易非常活躍。納斯達克允許同股不同權的設置,即使股份被大大稀釋也不影響創始人對企業的控制,有利于維穩企業,保持長久發展動力。
(四)上市后交易方式更靈活
納斯達克是一個完全采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臺、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甚至,納斯達克市場允許市場期票出票人通過電話或互聯網直接交易,而不拘束在交易大廳進行。
(五)上市更加簡捷
上市交易制度更加便利。許多中國企業選擇到美國上市,主要原因在于中美兩國的證券上市交易制度存在差異。中國的證券市場通常要求企業在上市前進行更為充分的準備,并對上市后對整體市場及投資人產生的影響進行實質性的評估。而在美國,包括納斯達克在內的證券市場更注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在滿足信息公開要求的前提下進行上市。
例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企業當中,大多數都處于中小盤的資本市場,且其上市時多采用“凈收入標準”,根據該套標準,企業經營凈利潤的要求是“最近一個財年或最近3個財年中的2個財年達到75萬美元”,這個遠低于國內相關財務要求的標準,對于廣大中概企業實現上市目標來說,可謂伸出了橄欖枝。
納斯達克上市標準低。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的標準有三個,滿足其中一個便可以上市。標準1:凈利潤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20萬左右。標準2:總市值5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4500萬左右。標準3:凈資產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450萬左右。
(六)上市周期短
納斯達克IPO上市,只需要1-1.5年,而國內上市基本都需要2年以上,這點對許多快速成長處于風口的中小企業來說特別重要,誰也不知道2年以后的市場熱點是什么,資本市場是否愿意給予這樣的估值,晚別人一步上市可能整個競爭格局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一步之差可能是永遠。
四、納斯達克市場具體上市條件
(一)概述
交易所運營有三個層次的市場,分別為:(1)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ed Market),適合大盤股;(2)全球市場(NASDAQ Global Market),適合中盤股;(3)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適合中小盤股。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還與全球市場、精選市場之間建立了方便靈活的轉移機制。當中小企業進入平穩發展并達到一定標準后,可以申請轉移到全球市場,如果同時滿足其他標準,可以繼續申請轉移到精選市場。
其實通俗來講,三個市場上市標準可以總結如下:
標準一:公司能賺錢,凈利潤達標可以上市;
標準二:沒有利潤,但有現金流,有收入也可以上市;
標準三:沒有利潤,沒有現金流,沒有收入,但資產以及市值達到標準也可以上市。
除此以外,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需要滿足如下兩個條件:(1)先決條件:經營生化、生技、醫藥、科技(硬件、軟件、半導體、網絡及通訊設備)、加盟、制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2)誠信原則:納斯達克流行一句俚語: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 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意思是說,只要申請的公司秉持誠信原則,掛牌上市是遲早的事,但時間與誠信將會決定一切。
(二)納斯達克資本市場(NCM)
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板塊有超過550家公司掛牌上市。這些公司能夠持續的符合該板塊在財務、流動資產和公司管理方面的標準。這個市場,之前是叫納斯達克小公司市場,但是在2005年進行了更名,以反映出該板塊的核心目標和價值,就是主要為小公司進行籌資。
以下三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
收入標準:凈收入達到75萬美元,公眾持股價值達到5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400萬美元;
權益標準:經營年限滿2年,公眾持股價值達到15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500萬美元;
市值標準:上市證券價值達到5000萬美元,公眾持股價值達到15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400萬美元。
(三)納斯達克全球資本市場(NGM)
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已經有超過1450家公司掛牌上市,這些公司能夠持續的符合該板塊的要求,在財務和流動資產方面,并且同意符合特定的公司管理標準。這個板塊之前叫納斯達克國家市場,但是在2016年進行了更名,以反映出在該板塊的公司在國際和全球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
以下四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
收入標準:過去1年或過去3年中的2年所得稅前收入達到100萬美元,公眾持股價值達到8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1500萬美元;
權益標準:經營年限滿2年,公眾持股價值達到18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3000萬美元;
市值標準:上市證券價值達到7500萬美元,公眾持股價值達到2000萬美元;
資產標準:總資產達到7500萬美元,總收入達到7500萬美元,公眾持股價值達到2000萬美元。
(四)納斯達克全球精選資本市場(NGSM)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擁有全球最嚴格的上市標準。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塊大約已經有1200家公司,這些公司符合該板塊的標準,在嚴格的財務和流動資產的要求方面,并且會持續的對這兩項標準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符合要求。
以下四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
收入標準:前三個會計年度所得稅前收入總和達到1100萬美元且每年盈利≥0,最近2年每年達到220萬美元;
現金流標準:前3年現金流總和達到2750萬美元且每年≥0,最近12個月公司市值平均達到5.5億美元,前1年營業收入達到1.1億美元;
市值標準:前1年營業收入達到9000萬美元,前12個月公司市值平均達到8.5億美元;
資產標準:總資產達到8000萬美元,股東權益達到5500萬美元,公司市值達到1.6億美元。
(五)公司治理標準
企業申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除了需要滿足不同板塊下的不同財務和流動性標準外,還需要滿足公司治理標準。該標準對納斯達克三個板塊通用,具體如下: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股票代碼WFHG),是一家專業協助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進入資本市場的全方位資本運作服務機構。含輔導上市、頂層設計、市值管理、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集團獨創IAPO上市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規劃最合適的上市路徑,提高企業上市成功率。
以上為世界金控執行團隊自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的成功上市案例:合計發行各類美國主板上市55家,合計募資68億美金,每個公司募資平均1.24億美金,一家公司募資最高9.19億美金。交易類型包含SPAC、IPO、并購、PE、對沖基金等,金控執行團隊擔任包括:財務顧問、主要賬簿管理人、唯一賬簿管理人、聯合賬簿管理人、PE融資、獨家代理人等。
集團相關的互聯家基金,團隊自99年從事基金管理至今,擁有基金管理牌照P1070824,主營“管理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創業投資”等業務。本基金為私募股權基金,在管理實繳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累計管理實繳規模超過634.896億元。已成功孵化退出52家企業,并直接投資在國內主板、香港主板、美國納斯達克等成功IPO上市24家科技型企業,如尚德股份、安科生物、華光股份、吉鑫科技和愛康股份等,其中兩家曾被列入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學案例。
集團控股的上海控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上市配套服務機構,主營知識產權出資與資本運作業務,幫企業把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價值資產,并成為實繳資本,認列資本公積,提高企業凈資產,改善各資本比重,協助企業產業升級。集團在美國、英國、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湖北、江蘇、四川等地設立辦公室及資源中心,匯聚全球各行業精英翹楚,精進專業、聚集資源,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助力企業融資上市,成為國際知名大型集團!
來源: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