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Fundstrat Global Advisor創始人湯姆·李(Tom Lee)預測,到2038年,標普500指數可能飆升362%,達到19350點。他還認為,“千禧一代”將在未來20年成為美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Tom Lee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
2021年以來,盡管面臨一些監管風險,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熱情高漲。
據了解,今年約有60家中國公司計劃在美國上市。
標普500指數今年持續攀升至歷史新高,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頻頻暗示,短期內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這對于中國初創企業來說,或許正是上佳時機。
4月下旬以來,已有2家知名企業水滴和哈啰出行相繼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申請,前者計劃在紐交所上市,后者申請納斯達克上市。
與此同時,還有多家知名公司傳出正在計劃赴美上市的消息。近日,小紅書傳出已秘密遞交申請,計劃今年在美上市,IPO規模將達5至10億美元;彭博社報道稱,滴滴出行已秘密提交赴美上市申請,估值千億美元規模;中國最大的二手電子流通平臺愛回收也傳出將赴美IPO的消息,籌資規模預計為5億至10億美元。
此外,作業幫、松果出行、每日優鮮、滿幫集團、亞朵酒店等在內的公司也陸續傳出了計劃啟動赴美IPO的消息。
統計顯示,截至6月7日,今年全球IPO在美國上市的數量已經達到690家,融資14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數量達到了31只,首發募資總額100多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5家,募資45.88億美元。無論是IPO數量還是募集資金的規模,均遠遠超出了2020年同期。
從募資規模來看,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有2家,分別是霧芯科技、圖森未來;介于5億美元至10億美元之間的有涂鴉智能、知乎;1億美元至5億美元之間的企業6家。
然而,中國企業尚在深滬A股苦苦排隊的3000多家,今年一季度IPO被否企業已經8家。
自1980年代以來,在美國上市虧損的IPO企業每年從約20%上升到80%,2020年登陸納斯達克的企業在IPO時也有超過80%是處于虧損狀態的,近20年來虧損企業基本維持50%以上。
貿易戰、疫情戰、美股熔斷…多重影響下,企業赴美上市依舊,反創新高。巴菲特說: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赴美上市后,在發行CDR回來,國內A股上市,同步上市,同時在多個地方上市融資,交易不斷!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WFHG)專注于輔導企業上市,為企業定制專業上市輔導以及上市后的市值管理和資產并購等方案,集團由眾多資本運作專家組成,創始團隊有20多年的輔導上市、并購重組、資本運作經驗。提供上市的整套服務(上市、轉板、投融資、資源整合、并購重組)。
同時世界金融控股集團、上海控本資本可利用獨特的IAPO運作,幫助企業快速融資上市,逐步成為國際性知名上市公司,上市方式包括(直接上市,IPO,SPAC造殼上市,以及APO)等多重上市模式,為企業匹配最適合的方式,同時給予企業帶來更加強有力的后盾支持,利用知識產權技術出資,做成公司資產,進行股權實繳,增加每股凈值。先在國內快速融資,同時針對企業的狀況需求,在最佳時機到國內主板、科創板、納斯達克、紐交所、香港,等地方上市,可讓企業實現多地上市。再以上市公司的地位,整合并購及后續融資,把企業做大做強。
來源 : 綜合網絡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
? 免責聲明:本平臺內容部分來源于網絡,信息僅供參考,本平臺不承擔責任。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